現在位置:
首頁 >
醫療團隊 >
專業介紹 > 物理治療師專業介紹
小兒物理治療專業理念
兒童物理治療是以正在發展階段的兒童為服務對象。在成長階段中,任一系統發生障礙
都會影響他們的正常發展,因此兒童物理治療針對嬰幼兒採全面性的發展介入,學齡兒童則
以動作及日常生活功能介入為主,配合活動訓練與居家活動建議。
服務對象為一般診斷發展遲緩、過動症、自閉症光譜症候群、智能不足、早產兒,或是
染色體暨遺傳性疾病:如唐氏症等染色體異常等有發展遲緩高危險性的嬰幼兒;或是神經、
骨骼與肌肉病變:如腦性麻痺、腦傷、腦部感染、脊柱病變(脊椎側彎、脊柱裂、脊椎損傷
等)、周邊神經及肌肉障礙(斜頸、臂神經叢受損、漸進性肌肉萎縮、先天性肌病及良性低
張力),脊椎側彎、扁平足等。
專業評估
經由晤談、情境觀察、問卷、標準化測驗及參考其他相關背景資料,評估幼兒在粗大動
作的發展能力與動作執行的困難,並比較幼兒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是否有差距。從功能性的
角度分析個案在生活自理、學習及遊戲休閒等活動中的優勢能力及困難,以協助個案參與各
項對其有意義的目的性活動(Purposeful activities),促進其生活適應力、提高生活品質
與主觀安適感。
評估項目:
1.肌肉骨骼:包含關節活動度、肌肉張力、肌肉力量和姿勢等基本檢查。
2.功能性動作表現:包含動作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與功能性動作的穩定性及靈活度,
以及感覺輸入的調節及區辨能力、動作精確度、兩側協調及動作計劃能力等,
且能獨立完成動作的能力。
3.肌耐力與心肺耐力:包含移位與行走的耐力與速度;
對長期臥床或有心肺問題的孩子作運動處方、姿位引流與拍痰技巧的教導。
4.NICU與PICU的專業介入:包括改善或發展相關的肌肉張力及關節活動度、
擺位等以及刺激或促進口腔內部之敏感度、嘴唇閉合能力、吸吮、咀嚼及吞嚥力等。
5.親職諮詢:包括親子互動模式、技巧,以及對主要照顧者提供親職的支持。
6.居家或學校環境諮詢:包括空間的分布設置、安全設施與活動之安排等。
7.輔具需求諮詢:各種科技輔具(Assistive technology)諮詢,
例如:特殊鞋墊、擺位輔具、行動輔具、娛樂休閒輔具、溝通輔具等等。
療育項目
治療方法:經評估釐清個案問題後,設立治療目標,由物理治療師單獨或與其他專業
合作進行個別或團體治療,並視需要於治療時段後提供專業諮詢。定期進行再評估,以了
解個案進步情形及檢討治療目標達成之情形。
治療項目:
1.基本肢體動作誘發
2.平衡感與動作協調訓練
3.心肺/肌耐力訓練
4.
NICU與PICU的專業介入
5.
輔具諮詢
專業治療空間及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