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衛教專區

孩子給誰帶?

  近來在兒童心智科門診個案中,發現小時候是送到離家較遠的地方給別人帶孩子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其中有一部分在接回家後產生了多種行為及情緒問題,而父母和孩子間的關係更是問題叢生。這種趨勢的形成,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職業婦女的比例與日俱增,且也成為無可避免的潮流。繼之而來的,在孩子的養和育,以及孩子的心理發展,親子關係方面所帶來的影顯,相當令人關心。
  首先,孩子生下後,最急切的問題就是:「給誰帶?」大部分可歸於下列幾類:一、長輩帶:多為外祖父母、祖父母,小部分為其他親長。二、褓姆:或請回家或送去他家。三、同輩親友。四、托嬰中心。不管由誰帶,本文通稱為照顧都(Caretaker),離家的距離,有近在家中、鄰居附近的,也有由北部遠托至中南部的。依其父母和孩子相處時間的長短,則可分為一、上下班型:白天由照顧者帶,晚上父母帶。二、假日型:星期例假才接回家。三、寒暑假型:寒暑假回家住。通常和母親職業種類有關。四、不定期型:或多、或少不定。五、蜻蜓點水型:一年數次其至更少。
  到底,那一種方式最好?對孩子的心理及發展有沒有影響?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考慮下列幾個因素:一、照顧者的「能力」,不僅是孩子的吃、喝、排泄、身體健康照顧好,更進一步是會跟孩子建立良好、健康的親密關係(當然這需要有耐心,情緒穩定才做得到的),並在適當的發展階段,教孩子該學的東西。二、所托處之環境。是否適合小孩子?安全、適當的活動空間、足夠而適當的環境刺激……等。三、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長短及「品質」:父母肯花下時間去「有效」的陪孩子玩、跟他講話、擁抱,讓他很清楚的知道父母愛他。若上述條件都還合適,則未必母親辭職親自帶孩子才帶得最好,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誰」帶,而是「如何」帶及照顧者本身的個性、能力及父母的態度。
  孩子給人帶較常見的問題包括:一、習慣問題,二、價值觀不同,三、管教方式,四、語言問題,五、親子關係,六、因缺乏足夠的刺激或照顧,而發展遲緩或不平均(至於若是給長輩帶,可能又牽扯到上下三代間一些微妙複雜的關係,此處不擬詳加探討。)兩個不同的家庭,包括上下兩代,往往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更多不同之處,尤其是處在今天這種許多社會層面都在劇變的時間。孩子本身同時接受兩種不同的標準,若差異太大,往往會令他茫然不知所從,若再加上兩邊照顧者責備、不悅的情緒,往往會造成孩子心理發展及情緒上相當的障礙。若父母能事先慎加選擇照顧者,事後互相多多溝通、交換意見及對孩子的暸解,並在管教方式儘量一致,則可將這種不利之處減低。當然,在另一方面,讓孩子除了自己家庭外,也能有機會接觸另一個不同的家庭、環境及生活方式、規矩,對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也是有它的好處的。
  若孩子是托到較遠的地方照顧,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機會較少,到了某一年紀(最常見是三足歲左右,接回來上幼稚園,有的則更早或更晚),父母要將孩子接回來同住時,上述的問題有可能更明顯。接回來的方式及剛回來這一段時間父母的態度相當重要,若處理不當,則有可能遭到孩子的抗拒,即使倖免於冷熱戰,也有些父母會發覺很難和孩子建立真正親密友善的關係,在父母這一方面,有的固然為孩子的管教及建立關係而頭痛,在孩子這方面則離開了原來熟悉的照顧者,那份分離的焦慮(Separation Anxiety)已經是很大的壓力了,同時又要適應新的照顧者,新環境、新伙伴(兄弟姊妹)、新規矩,這種種對孩子可說是相當巨大的心理工程。更何況還有進一步「忠心」的問題。孩子和照顧者自幼長期相處,一般來說,彼此會產生深厚的感情、信賴,正常情況下,這種感情是相當親密而特定的,也是孩子日後心理健全發展所要的。一旦要長期分離了,而且還要改變成對新的照顧者最親密、最服從(即使新的照顧者對他很好),往往內心會有一番矛盾、掙扎的時期。所以這時候,父母應首先接納他對原有照顧都及其環境的感情及懷念,並以相當的耐心、諒解、溫和而有原則的態度去幫助他,也開始建立和他的關係。不要急著在彼此友善關係及權威性尚未建立之前,去「管教」他。
  簡單舉一個臨床個案為例:小吉,五歲三個月大男孩,主訴為在幼稚園有反抗老師、孤僻不合群以及一些不合作的行為問題,情緒問題。另外在家也有不聽話、個性強及和父母不易親近的情形。由他過去的病史發現他從小是由鄉下的外公、外婆帶大的,到四足歲被父母接回同住並上幼稚園。以往父母會在假日或寒暑假不定期的接他回來住或去看他。他和外公、外婆感情很好,也蠻喜歡偶爾跟父母去台北玩幾天。當他被接回台北時,包括打人、破壞學校公物等攻擊性行為,以及溝通問題,他在鄉下時完全用客家話,聽不懂也不會講國語。老師把他當問題人物,「壞孩子」的榜樣。以後,他在語言方面漸漸適應了,明顯的破壞行為有了改善,但不願和老師合作,公然反抗及幾乎完全孤立的人際關係(他在幼稚園一個好朋友都沒有)仍持續著。在家中,他和小兩歲的弟弟最好,和父母(尤其父親)很難親近,也不太服從他們的管教,他諸多「缺乏管理」的行為、習慣,也令父母頭疼。
  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月十二次的治療中,筆者發現個案除了有明顯的人際關係障礙、情緒問題外,也有對死亡的恐懼、誤解和一些分離性焦慮的症狀--個案的外公得了癌症,在治療初期因併發症北上就醫。更深一層的是他內心一直對自己突然由「老家」被接到台北來的這件事,沒辦法接受,在畫圖及故事中常發覺他在懷疑:「是我不乖,所以外公、外婆才把我送走、丟掉」,「現在的爸媽是壞人--把我從原來的家裏偷來了」,他心目中真正父母的影像其實是外公、外婆。治療中期,他和母親的更深一層感情建立後,他也一直在矛盾掙扎:「到底要接受那一個權威?父母還是外公、外婆?對其中一個好,是不是對另一個的背叛?」
  經過和孩子本身的遊戲治療,及和母親的諮商加行為治療及給孩子對親人的疾病和死亡作心理準備,及後期的環境改變,個案的行為、情緒、及人際關係都有明顯的進步,他和媽媽更親近,也接受了媽媽的權威性,但同時也可以和外婆好;在新幼稚園他和老師、小朋友關係很好--甚至想將來要和一個很喜歡的小女娃結婚,對外公的去世的反應也正常、能接受。
  最後,列舉一些孩子心理發展上相關的資料,給準備把孩子給別人帶的父母們作參考,希望能減少因此而產生的利之處:(1)0-18個月大,是孩子和照顧者彼此建立依戀(Attachment)及基本信賴(Basic Trust)的重要時期--最好是持續性的關係。(2)6-8個月開始,對陌生人開始產生不安,更依賴特定的照顧者。(3)18個月左右開始,分離性焦慮更趨明顯,在二~四歲時最強。(4)18個月--三歲是開始訓練孩子大部分好習慣的最佳時機,如自動自發性、獨立性、良好注意力、學習興趣、禮貌、基本羞恥心……,當然,有些部分甚至只要方法適當,更早就可以開始培養了。而由(1)(2)(3)項可以知道應事先慎選照顧者,非必要不要更換,而十八個月以後,當孩子要和最親密的人不管短暫或長期分開時,都要謹慎處理,以免留下後遺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
關心您
94.11.


本文資訊,您覺得? 滿意 普通 不滿意
Apycom jQuery M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