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衛教專區

從EQ談親子情緒教育

  現代人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金錢、精力似乎愈來愈多,怎麼孩子不但沒有更加優秀能幹,反而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越演越烈?很多父母親也發現自己的孩子打起電動玩具沒有一個大人比的過,偶像明星的每一首歌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卻對正式的學習科目毫無興趣,待人處事幼稚不成熟,生活內容空洞沒有目標。
  最近出版的一本書「EQ」所提到的觀念,可以讓我們在進行上述的反省時有所參考。所謂的EQ指的是情緒智能,相對於過去我們常提到的智商IQ。以往我們的測定智商的時候,通常指的是認知能力部分,並未包括情緒或人際社會層面。過去我們測定的所謂智商,並無法有效的預測一個人在生活上的能力成就,包話孩子的學業成績、成人的事業發展,心理精神的成熟穩定、婚姻家庭的美滿成功等等。這本書指出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遠大於認知能力,唯有良好的情緒智能才能有效掌握並且發揮各種能力。
  我們如果告訴一個四歲的孩子:大哥哥要出去辦點事,如果你等到他回來,就可以拿到兩塊糖果;如果你不願意等,可以立刻拿,但是只能拿到一塊。能想像孩子們有什麼反應嗎?這個題目可以了解孩子控制衝動、克制情緒的能力,有一位心理學家在1960年代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對象是史丹福大學附設幼稚園的孩子,並且追?他們的情況直到中學畢業。
  有些孩子真的能等,他們用各種方法熬過這段等待,唱歌、玩手指、自言自語,甚至想辦法睡覺;有些孩子就辦不到,大哥哥離開沒幾步,立刻就拿起糖果來吃。
  十幾年後這些孩子成為青少年,可以發現他們在情緒及社會方面的表現有明顯的差異。能抵抗誘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時的社會適應能力較佳、自信較高、人際關係較好、也比較能面對挫折,在壓力下比較不會退卻、緊張,能積極面對挑戰、面對困難也不輕言放棄。
  衝動型的孩子則有三分之一缺乏這些特質,反而表現出較負向的行為:與人接觸容易羞怯、頑固而優柔寡斷、易因挫折而喪失信心、自認無用或是壞孩子、遇壓力容易退縮或驚慌、容易懷疑別人及不滿足、容易羨慕或忌妒別人、容易發怒與人爭鬥。
  糖果試驗顯示的是童年的一個小行為,但長大後卻擴大成為各方面的表現,許多大大小小的成就往往都需要足夠的壓抑衝動的能力,包括減肥、完成博士學位等等。有些孩子早就能辦到這一點:判斷利弊得失,抗拒眼前誘惑,爭取更高的目標。
  這些孩子在中學畢業時接受了學業成就測驗,那些四歲時能耐心等待的孩子所得的成績明顯較高,智力測驗所得的智商也能預測此一成績,但是糖果實驗的準確度是智力測驗的兩倍。此一研究顯示了克制衝動這種情緒智能決定了一個人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現。
  情緒智能的內容由自我到他人,由知覺到管理,逐步漸進地掌握情緒的影響力,包括五項:
一、認識自身的情緒。對自己情緒的察覺及了解是情緒智能的基礎。
二、妥善管理情緒。對於各種不同的情緒能夠適當安排處理,而不是任憑宰割。
三、自我激勵。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保持熱忱、排除負面的干擾,是發揮才能的必要動力。
四、認知他人的情緒。察覺並了解他人的感受,是一個人在社會家庭中建立關係的起點。
五、人際關係管理。了解他人的感受並能予以掌握影響,即能有效促進人際關係。
  家庭是我們學習情緒智能的第一站,孩子們從父母的管教、觀察父母的行為學到自我觀感、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覺、如何解讀別人的情緒等等。父母要成為情緒智能的好老師必需本身能夠掌握基本的能力。譬如父母如果無法分辨自己的悲傷,就不可能教導孩子認識他們的悲傷。
  同理心是父母們非常需要的技巧,到底孩子身在這樣的情境之下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例如孩子跌倒後大哭不已,你能體會他的感受嗎?是膝蓋傷口的疼痛?在大家面前丟臉的羞愧?覺得自己無用的生氣?還是擔心父母責罵的害怕?這麼多的可能性,你能判斷嗎?一方面要根據你對孩子的了解認識,一方面你也得花些時間精神陪伴他才能知道。現代的父母給孩子的時間相關地減少,很多父母恐怕只是:「別哭了!勇敢一點!」或是「不哭就帶你去麥當勞!」,其實這時候,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你的陪伴、你的擁抱、你的衛生紙,同情地對他說:「很痛喔!」,等到平靜下來時給他一些鼓勵……。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驗各種情緒,有空間時間接納他的情緒,嘗試自我調整以及自我激勵,這是情緒教育的基本要求。
  許多情緒智能的技巧是不斷在親子的互動間逐漸發展出來。例如初生的嬰兒每次入睡都需要父母親的拍哄搖晃,然而在父母的足夠照顧下,嬰兒便漸漸學到讓自己入睡的方法,所以半歲之後很多嬰兒已經不需父母半夜起床餵奶哄睡,他們若睡眠中斷便能夠自己翻幾個身、摸摸熊寶寶就再度讓自己入睡。反之如果父母未能提供足夠的照顧,餓了沒人餵、哭了沒人抱,孩子就沒有足夠的機會學會自我安撫情緒的能力了。
  孩子在開始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之後,會不斷尋求自己與主要照顧者的親密接觸,如果照顧者能隨時注意到孩子的身心需求,例如饑餓、疲倦、害怕、孤單,並且適切地給予滿足,對於孩子都能耐心地回饋反應,孩子便能順利建立起對他人的基本信任和安全感,在生活中充分發展出獨立自主的行為模式;假如照顧者一直都沒辦法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或是照顧者變換過度頻繁,部分孩子可能會長期對於分離情緒、新環境的適應有較高的焦慮及其情緒困難。假如這段時期在孩子身上發生虐待的行為,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必然更為顯著。我們在臨床上常常看到施虐者本身在過去也是受虐的被害,由於他們在早期經驗中未能有良好的情緒及行為學習,使得他們在成人之後也無法適當地對待他們的配偶或子女,這些個案可以說是情緒教育中的反面教材。
  父母也應該讓孩子有機會表達情緒:喜怒哀樂、恐懼害怕都是情緒,情緒沒有好壞對錯,孩子應該有機會經歷表達,才可能進一步去管理調整。父母應該放鬆心情好好給孩子機會去陳述自己情緒的發生前後。孩子在表達中一方面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一方面也能從反省中學到將來行動的參考。許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不肯或不能講出自己的心事,這些父母應該注意一下自己聆聽的態度,不要太快就給孩子批評或建議-「真丟臉!」、「你應該……」、「你不應該……」,父母要盡量以中性、接納的態度了解孩子,否則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反正他就是會罵我沒用!」、「跟他說就一直囉唆!」、或是「他們只會叫我好好唸書!」,當然孩子就不會找父母說話了。
  父母的以身作則也是很好的方樣:在飯桌上、在客廳裡父母若能分享表達自己一天生活中的各種情緒及相關事件,對孩子們一定能有帶頭的作用。爸爸可能不需要描述老板及公事細節,但是不妨針對工作上到挫折、挨老闆罵之後的心情向家人分享。過一陣子,兒子可能也會提起自己頭髮太長被訓導主任修理的經驗。當然這時你千萬不可反應太快:「什麼?早就叫你理髮了……」,耐下心來先聽聽他的心情,不要急著罵他。
  在情緒智能的發展過程中,自發性是很重要的。所以除了盡量滿足他的各種情緒需求外,父母應該鼓勵他逐漸增加他在情緒人際上的能力。例如一個一歲的幼兒跌倒哭泣,父母通常會立刻抱他安慰他。能力稍進一步的孩子,父母可以只用語言來安慰,鼓勵他自己站起來,摸摸疼痛的膝蓋;能力更好的小孩,父母可能可以等一等,在他哭泣停止之後再給予口頭鼓勵。在這一系列漸進的處理過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漸漸變輕,孩子則愈來愈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父母過度保護或是過份放任都不好,適當(不多不少)的協助及鼓勵,才會給孩子有機會成長發展。
  情緒智能是最近很熱門的話題,很多父母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開始關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許多專業人員應該也會逐漸加強這方面資訊的提供,以上是這方面的一些心得報告,提供大家參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
關心您

本文資訊,您覺得? 滿意 普通 不滿意
Apycom jQuery M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