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衛教專區

親子運動---

如何增加孩子的平衡能力

  對於已經會自己放手走路的小朋友,家長若抱怨小朋友走路常跌倒、走不穩等狀況時,治療師會告訴家長,這可能是小朋友的平衡能力不好所引起的。


  事實上,平衡能力的發展早在嬰兒時期就開始了。如嬰兒期的七坐八爬就必需具備一些基本的平衡能力使自己的身體不會傾倒。在開始學習站立時,寶寶從四肢爬行變成兩腳走路,在支撐底面積減少的狀況下,平衡技巧必需要更好以對抗地心引力。走路時,更必需具備有動態的平衡能力,讓身體重心能平順移動而不至於跌倒。平衡能力的發展有賴於神經系統、視覺、前庭覺、本體覺及骨骼肌肉系統之平衡協調。此外,外界生活環境提供給小孩適度的刺激也是非常重要的。某些較具技巧性的動作,除了平衡能力之外,尚需不錯的注意力、認知能力及經驗,才能模仿或表現這些動作,如丟接球、單腳站、走一直線、走平衡木等等活動。因此,除維持良好的生理狀況外,於居家也應提供孩童適度的活動來提升孩童之平衡能力。


  居家之親子運動如下:
1.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可讓其坐在媽媽的腿上,媽媽的兩腿交替上下移動的動作,能讓孩子的身體有左右平衡的機會。
2.讓孩子坐在平面上,推動孩子的身體,讓孩子產生手伸直支撐的平衡性反應。
3.走路時減少肢體的協助,可輕輕拉住孩子的衣物、以物品代替牽手、扶著可移動的傢俱行走、扶著兩根竹竿行走。
4.走在不平穩的平面,如在床上鋪棉被,讓孩子走在棉被上面。初期給予較多的肢體支撐,但支撐可以慢慢的減少,並加入孩子熟悉的遊戲。
5.能力較好的孩子,可以讓他走在高於地面的物體上,如平衡木、公園的花台上。此外,也可在地上畫兩條平行的線,讓孩子走在兩條線中間,兩條線的寬度可依照小朋友的能力慢慢縮減。
6.互相丟接球及踢球,同時必需維持身體穩定不跌倒。
7.撿拾地上的玩具給大人,且維持身體穩定。
8.功能較好的孩子,可由大人陪同及安全保護下(如安全帽、護肘、護膝等)讓孩子從事溜冰、騎三輪車、搖木馬等活動來增進平衡功能。
9.戲水活動---可在大人保護下坐在漂浮板或充氣浮艇上,從事水上活動,如水中丟接球活動。


  [Cech D.(1995)Functional Movement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W.B. Sunders Co]
  [Hayhood KM.(1993)Life Span Motor Development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
關心您
89.5.1

本文資訊,您覺得? 滿意 普通 不滿意
Apycom jQuery M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