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衛教專區

孩子愛用哭鬧、生氣來達到目的?

相信這樣的一句話,家長您一定感覺很熟悉:『我們家的孩子都還好啦,只是有時候愛哭、愛生氣。只要不順他的意就生氣,他都只聽別人的話,專門吃定媽媽(或爸爸)。越理他哭得越慘,不要理他,時間一久事情過去,忘記就沒事了。』
因為每位家長都是自己家中寶貝的專家,因此當你留意觀察就會發現,自己家中的寶貝可能天生的堅持度或情緒反應強度就是比別人家來的高;或是他們發現哭鬧很好用,只要一哭,就可以順利地獲得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注意力或達到目的、如此一來什麼是都用哭的來解決最快、最方便。這時候父母更需覺察到,面對孩子這樣的狀況時,要以溫柔而堅定態度告訴孩子:「哭沒有用;用講的,爸爸(媽媽)會幫你一起想辦法。」如果此時孩子繼續哭,可以完全忽略他的情緒或暫時不理會他(如果在家中或確定安全的環境,也可以選擇暫時跟孩子隔開、保持距離等待他的情緒和緩下來)。
父母給予孩子的回應必須清楚、具體、堅定,讓孩子明確的感受到:用說或用哭會得到全然不同的後果(尤其是必須讓孩子體會到哭是不可能受到理會及任何好處的,若您的孩子需要的是您的全然關注,孩子也可能不惜用耍脾氣、哭鬧的方式,甚至是讓大人想要修理他的方法來吸引你對他的關注)。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期待落空或是挫折時,會對自己或事件感到生氣,孩子更是如此,他們會失望、生氣,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將自己這樣的情緒適度宣洩或理解自己的情緒轉折是如何造成的時,就只能透過攻擊(罵人、打人)對方、自己,或毀壞物品(丟東西)來發洩。指責孩子你不乖或告訴孩子他錯了告訴孩子他錯了,許多孩子還不能理解、需要調整、修正的是自己當下的行為,而會誤以為是爸媽討厭自己了,因此更加放聲大哭或是情緒更加無法被安撫,往往父母也會在這個時候被孩子越顯高張的表現而挑起了自己的情緒。所以當他發脾氣時,可以這麼做:
一、讓孩子知道如何找到取代滿足當下期待落空的需求或方式:如「現在已經晚了,阿公阿嬤也已經睡覺休息了,你明天還要上學,等週末再帶你到阿公阿嬤家玩。」、「外面下雨、不能出去玩,但我們可以在家玩積木或講故事。」
二、幫助他了解如何將情緒表達出來是被允許的:有時孩子在面對不順意時,常出現的情緒反應就是哭、耍賴,大人也總是覺得好說歹說都沒有用,有時也會讓家長因此情緒被挑起,雖然讓他哭一段時間冷靜也是一種方式,但要避免讓孩子
覺得你討厭他或不要他了,孩子對此會感到很不安、害怕,但當下他可能只會用哭得更大聲、更久的方式來表現。遇到這樣的情形時,可試著對他說「媽媽(爸爸)知道你現在真的非常非常的不開心,甚至氣到火山都要爆炸了,也氣到說不出話來,所以才會一直哭,但是這樣爸爸(媽媽)沒辦法知道你在氣什麼,也沒辦法幫助你一起想辦法解決,等你想講出來而且想要找人幫忙的時候,你再告訴我,你怎麼了、在氣什麼。媽媽(爸爸)會等你、跟你一起想辦法。」等他願意說的時候,除了務必留意聽他說以外,也請告訴他,他這麼做是很棒、很厲害的(肯定他能學習以理性的方式來說明及表達)。
適當的情緒表達有助於情緒的宣洩與穩定。因此:
  • 在拒絕或對孩子說「不行」之前,孩子的情緒若能被接納與解讀(不見得認同孩子的行為,這是兩回事)先同理他的心情,如「我知道現在你很生氣,因為你不能……..,看到你這麼生氣媽媽(爸爸)也覺得好談過,但是當你一直哭沒辦法說的時候,爸爸(媽媽),也不知道你到底怎麼了」。 
  • 父母及其他共同照顧者的管教、要求與態度須要一致,至少不在孩子面前指責或抱怨對方,避免孩子混淆或選邊站。 
  • 不輕易承諾,若與孩子約定的事情,務必執行、講信用,不要以為過去了,孩子就忘了,經常採取敷衍的方式回應孩子,孩子也會學習以同樣的方式面對大人的約束或管教。
 
參考資料:親子天下網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
社工師  關心您
103.01.20


本文資訊,您覺得? 滿意 普通 不滿意
Apycom jQuery M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