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臂神經叢受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與療育中心
洪宜芳物理治療師
何謂臂神經叢損傷 ?
臂神經叢主要是由頸椎第五節到胸椎第一節所延伸出來的周邊神經,其主要的功能是支配上肢動作與感覺的神經傳導,倘若臂神經叢受損,會影響到上肢肌肉無力或感覺異常等現象。根據醫學統計,每1000
名出生嬰兒會有 1~2 個有臂神經叢受損, 造成新生兒臂神經叢受損的危險因子包含:肩難產、胎兒過大、胎位不正 臀位產或是生產過程中過度牽拉所造成,其可能合併有鎖骨或肱骨骨折、肩膀脫位等現象。
依受傷的部位及嚴重度可區分:
歐勃 氏麻痺 (Erb s palsy) 、克隆普氏麻痺(Klumpke s palsy) 與全神經叢麻痺 (Global 三種。
(1)歐勃氏麻痺 :主要是頸椎第 五、六節神經根受損,其主要影響肩膀與上臂動作,無法做出上臂抬起或外展、 肘彎曲及前臂旋後等動作。
(2)克隆普氏麻痺主要是 頸椎 第八節神經根與胸椎 第一 節神經根受損, 其主要影響手腕和手指 動作,無法作抓握等手部精細動作。
(3)全臂神經叢麻痺 主要是第五頸椎到第一胸椎的神經根受損,整個上肢都影響到,預後較差。
一般臂神經受損的位置我們除了透過臨床表徵觀察來了解外,透過神經電生理檢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亦可提供我們對於神經損傷的位置與程度有更詳細的了解
治療:
由於新生兒尚處發展階段,神經具有生長修復的能力,故多數新生兒臂神經叢受損在4個月內會有明顯的改善,因此一開始多採以復健的方式保守介入,倘若
3-4 個月都沒有恢復的跡象,亦或到新生兒 6 個月大時沒有肘彎曲或腕伸張的動作,則可考慮是否尋求神經外科醫師進一步評估或外科手術介入。
復健介入:
對於新生兒臂神經叢受損的復健,我們主要從動作與感覺系統兩個面向介入,其包含 良好的姿勢擺位 、維持適當的關節活動度、肌肉柔軟度、主動動作的誘發,以及適當的感覺刺激輸入等等。適當的感覺刺激輸入等等。
(1)適當擺位適當擺位::躺臥時躺臥時儘量維持儘量維持肩關節外展肩關節外展45~60度,此外,受傷後前兩週受傷後前兩週避免側躺於患側或避免側躺於患側或趴臥姿勢,以避免造成受損神經傷害趴臥姿勢,以避免造成受損神經傷害。對於手腕與手對於手腕與手指也可透過副木指也可透過副木(splint)來給予良好擺位,避免關節孿縮。來給予良好擺位,避免關節孿縮。
(2)被動關節活動被動關節活動與伸展運動與伸展運動:透過他人協助肢體活動與伸展,維持上肢良透過他人協助肢體活動與伸展,維持上肢良好的關節活動度,包含肩關節上舉與外展、肘關節彎曲、腕關節與手指好的關節活動度,包含肩關節上舉與外展、肘關節彎曲、腕關節與手指活動。
(3)主動動作誘發主動動作誘發:除了透過被動關節活動以維持關節正常的活動度外,除了透過被動關節活動以維持關節正常的活動度外,亦亦希望誘發幼兒主動之動作以提升幼兒肌肉力量之發展,希望誘發幼兒主動之動作以提升幼兒肌肉力量之發展,如手臂上抬、手如手臂上抬、手肘彎曲或手臂承重等等。建議先從較不需抗重力的姿勢下或他人部分協肘彎曲或手臂承重等等。建議先從較不需抗重力的姿勢下或他人部分協助下進行,助下進行,如如2~3個月大時,建議讓幼兒練習建議讓幼兒練習吸允患側手指或兩手互握吸允患側手指或兩手互握、5~6個月大個月大時,坐姿雙手承重,坐姿雙手承重等等之活動。等等之活動。
(4)適當感覺輸入適當感覺輸入:透過緩和的按摩給予上肢適當的感覺訊息輸入,及維持透過緩和的按摩給予上肢適當的感覺訊息輸入,及維持軟組織的柔軟度,軟組織的柔軟度,此外,因為神經受損常造成幼兒感覺異常,應給予幼此外,因為神經受損常造成幼兒感覺異常,應給予幼兒兒感覺喪失感覺喪失的的保護保護。
(5)電刺激電刺激:由於由於幼兒因臂神經叢受損易有感覺異常之問題,故常無法對於幼兒因臂神經叢受損易有感覺異常之問題,故常無法對於電療刺激的不適作出適當反映,建議給予肌肉電刺激時應注意強度與部電療刺激的不適作出適當反映,建議給予肌肉電刺激時應注意強度與部位,建議先從大肌肉群開始。
注意事項:
在新生兒臂神經叢受損初期,應定期復健追蹤,並於家中執行適當擺位、按摩、緩和被動關節活動,以及主動動作練習,倘若發現摩、緩和被動關節活動,以及主動動作練習,倘若發現患側患側上肢膚色上肢膚色有異常有異常或與健側不同或與健側不同、腫脹或肩關節脫位之情形,建議立即、腫脹或肩關節脫位之情形,建議立即就醫。